台灣大多數的科技大學
雖掛名科大,但實際作法和師資幾乎完全學普大,
那社會評價當然會排在多數普大的後面,
因為幾乎是與普大完全一樣的作法,絲毫沒什麼特色可言,那在名聲上當然是人家先出來先贏(傳統老牌的概念。誰在屋簷/戲棚下站得久,名聲和資源就是誰的)
即便擁有具備一些專業基礎的高職畢業生作為主要學生來源也是枉然,因為連多數科大的高層和教師也不了解這些學生的強項和特質,這純粹變成是一種浪費,把自己本身所擁有的這項特色/強項給徹底的抹滅殆盡
除了先天不良(東亞或華人社會文化刻板觀念)之外,也患了後天失調(普大化)。所以關於科大的整體社會評價之所以會落後於普大,其實只是再簡單不過的市場機制現象而已,若不大力改革,許多的科大只是等待少子化的逐漸發酵而逐漸被市場機制給完全淘汰
真正的技職教育是塊寶,結果在台灣被當成垃圾一樣糟蹋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