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個自己可能在十一年前剛讀國立科大時期以及甚至到在成大讀碩班時期也不太清楚的觀念和事實,也可能是很多人不懂也不願意去相信的層面。

近年來接觸一些私校以及回成大的實驗室帶了一些專案後,真心覺得一些私立科大的積極度、設備、資源、環境,完全不見得會比國立名校差,甚至裏頭比較積極的師生的專業程度其實是比國立知名學校的好(人生很難說,先就老師們來說,並不一定是實力比較強或學經歷好的老師就可以到國立學校或國立名校任教,有時成因很複雜)。

至於在大家普遍認知下的較不認真的學生方面,可能又是個複雜的議題了......一個人在當下的階段是否積極、有動力,其實有很多的成因,社會的傳統成見文化也會對這些私校學生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及惡性循環(導致許多很有才能天賦的學生可能因為早就被主流教育體制和社會文化貼標籤失去信心而自我放逐),如果在這些劣勢之下還能力爭上游脫穎而出的同學應該是蠻優秀的。而其實我在國立名校一樣有看到許多在心態上相當不積極且專業基礎又極差的學生(許多人家境應該是不錯的)。

實際上,國立名校和私立非名校之間的實際最大差異主要是在於台灣社會與政府單位的重視程度、迷信/偏見/成見過於嚴重所造成的名氣差異。如果把校名遮起來,冷靜客觀去看一些研究成果,包含論文成果內容的話,相信我,你很可能會分不清楚這些成果是哪間學校的師生所做出來的。例如我最近仔細看到某私立科大電機系的某些控制工程領域的期刊論文以及學位論文,其實真的相當有深度和優秀。後來我問了作者教授,為何不投稿比較知名的期刊,發現原因似乎是因為教授自己太謙虛了,不好意思去投那些較知名的期刊。也看過私校不少在學習心態上以及專業開發方面程度極佳的私立科大同學,他們可能只是不喜歡主流體制內的填鴨學習考試制度罷了,我自己當年其實也很不喜歡主流填鴨教育體制。而不喜歡填鴨考試主流教育制度,並不代表他們學習態度一定是不積極或者不具備專業開發天賦。

上述的這些社會成見文化所產生的名氣差異和影響,又是一個因為教育體系文化造成大家不善於思考和客觀調查所造成的問題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良 (孫文良) 的頭像
    阿良 (孫文良)

    阿良的嵌入式系統技術學習區

    阿良 (孫文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