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部的這兩年,再次接觸一堆大學電資工程相關系所的資深專任老師,再次體會到雖然本來就知道的產學落差有多大的這件事。像是多數老師根本不太清楚聯發科、聯詠、群聯、瑞昱、盛群、慧榮是什麼東西,甚至很多老師根本就連聽都沒聽過,大概也完全不想去了解

例如有些專任老師「教」了20幾年的MCU相關課程,但卻從來沒聽過做MCU做了20幾年的盛群半導體公司(很多高職生和大學生起碼也聽過盛群盃這個由盛群半導體這間IC設計公司所舉辦的比賽)。而且如果是使用過過去市售很流行的ISM頻段RF module的人,通常至少也用過這公司的HT12E/HT12D的IC來搭配MCU做資料無線傳輸的應用,這些東西起碼應該也有20幾年了

何況許多資深老師自己從來沒有真正動手實際去做課程內容的實驗(大多交給研究生助教去負責)

對於這種需要動手開發的科目,如果連自己都不太願意親自動手做,試問是要如何真正把學生教好教會?

而且就算號稱是技職體系的科技大學也沒有比較不嚴重,不論是什麼體系都離實際產業離得超遠

可悲的是,大多數學生畢業之後當然不可能繼續待在學校裡面長久發展

如果坐擁穩定教職(特別是國立學校)的工程系所資深專任老師們自己根本都不知道自己長年來所教授的實作開發相關工程科目所對應的產業有哪些,試問學生要如何才能有好的競爭力基礎? 

其長年來的教學內容和方向,能合乎實際產業工程技術需求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良 (孫文良) 的頭像
    阿良 (孫文良)

    阿良的嵌入式系統技術學習區

    阿良 (孫文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